高中美术老师打造300m²「黑漆漆」压抑的家,喝茶手作会友


前不久,胡歌拍了一组时尚大片。镜头中的胡歌以屏为景,身着一身素色,显得十分儒雅贵气。


古韵悠然的画屏凸显了胡歌出离的气质,一下子让人联想起《琅琊榜》中算无遗策的梅长苏,又带着些许《伪装者》中明家小少爷的英朗和贵气。

这扇屏作的主人,是一个来自温州的80后美术老师,名叫墨痕。
他说,胡歌是他少年时就极喜爱的演员,未曾想居然能以这样的方式与其发生关联。

墨痕是个教书匠,也是个手艺人。
平日爱好就是画画屏风、刻一刻茶则、雕刻点小物件、捏个壶子......很多著名的藏家都收藏了墨痕的作品。

为了把自己关起来避世,他在温州老家的郊区买了套顶层的毛坯房。历经几个月时间,经历两轮改造,打造了一个近300m²「黑漆漆」的家。


客房、沙发、电视,这些都被墨痕去掉了,因为是木地板,让人不得不正襟危坐,斜着都会硌着屁股,怎么不舒服怎么来。
墨痕还嫌家里不够黑,所幸半瓶墨水直接泼地上,这可苦了访客,都是“白的袜子进,黑着脚丫出”。

这个「古怪」又「压抑」的黑色空间,实则是主人墨痕想要营造的一种纯粹且极具宗教美感的家居日常。

墨痕说「这种黑漆漆、乌洞洞的破落样子尽管‘压抑’,却能将世间的喧嚣与嘈杂彻底排除在外,让心情能迅速回归到自然闲适、平静安宁的状态中来。」

01
一方宁静避世地


墨痕的本职是一名高中的美术老师,为了上下班方便,他决定在学校对面的这个小区买房。
房子坐落在温州西郊,位置非常偏,对于从小生长在山里,不喜嘈杂的墨痕来讲,正合了心意。

墨痕自诩为「宅男」,他说自己平时非常懒,除了必要的工作,也不怎么会出门。偏远的位置反而成了他交际的门槛,聊的来的朋友不用请自己也会来。
这个位于顶层的249平米的毛坯房,是个跃层,买来的时候1万块一平。对于有着深刻「院落情节」的他,早就在购房前想好了基本的装修思路——那就是想要营造出一种「隐居深山」的感觉,清茶淡酒、笔墨纸砚,顶楼的这套房,恰巧满足了山居的生活状态。

可入住了不到一年,短短几个月时间,墨痕就进行了两翻大改造。

第一次装修是2018年9月,整体风格是明式的。墨痕喜欢古字画,时不时会收藏一些仿唐宋时期的日本书画。

古字画的装裱以及形态,多以暗色为主,这在家里白灰色的墙体上显得有些难以融合,像是博物馆里挂上去陈列展示的一样,难免有些生硬。

直到对一位友人宅邸的频繁造访激起了他内心深处的涟漪。墨痕觉得这样不行,几番斟酌后,他决心改变一些样子,让自己的家变得更为纯粹一些。

于是仅仅过了9个月,他就请来好友设计师徐明,帮忙做第二次装修。终于历时4个多月,造出一个“全黑”的家。

02
两个茶室,两个院子
墨不作声的黯然之美


经历数月的改造,近300平方米的奢侈空间仅装载着两个茶室及两个65平米栽满青松翠柏的室外庭院。
墨痕的家没有几室几厅的概念,他不喜欢那么多房间,因而保留原始空间结构中的开敞布局。

他喜欢日式「侘寂」的黯然美感,想要营造出一种纯粹且极具宗教学的「隐居感」日常。
墨痕给他的房子起了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做「墨不作声」

推门而入,低沉的房梁、昏暗的氛围呈现出水墨画般的既视感,房子,墙面、地板和家具,都是黑漆漆的。
墙壁的主要材料,是硅藻泥,由于墨痕对黑的要求比较高,黑色在这里又被加深很多度,通厅的地板,是定制的50公分宽的黑胡桃木。甚至在闲暇之余,墨痕还会将墨汁泼在地上,以增加屋内的黑度。「墨色」定格了整个空间的色彩基调。

墨痕亲手绘制的仿古屏风安静地铺陈在墨色地板上,少有普通家庭所拥有的家用电器及现代化家具,取而代之的他旧藏的木质古典家具、屏风、以及宋代木质梁架。

一楼整体是个大通厅和茶室,4扇推拉的实木门,把居住区、茶空间和展示空间,分割开来,又能作为北面进光的控制装置。门外喧嚣嘈杂,门内寂静欢喜。
中间大厅的层高有5米,传统宋式寺庙建筑的木梁架也被墨痕搬进了家里。

这些木头已经有上百年了,一方面降低了层高,也能让空间更聚气,使家里有了独特的温暖气息。

玄关处是一个枯山水意向的造景,配合日式屏风搭配茶席,增添了静谧之感。

门口的廊道铺设了一些原石的踏步。石头是专门去宁波奉化的山里找来的,原石足足有500多斤重,最后精心打磨切片了10块铺设而成。

整个大厅的主要光线来源就是这个朝北的飘窗,窗户的高度,是根据人坐下的视角特别设计的,半扇的移窗,只露出了地平线以上的青山和云霞。

墙上悬挂的书法作品是屋主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与一旁的紫藤花艺相互呼应。

几扇古朴素雅的障窗下,一床古琴面向窗外的青山,正是落日余晖时,弹一曲古琴,余音绕梁。这,恰恰是墨痕所痴迷的一种“生死之间”的状态。

富有古典韵味的光线质感,与昏暗的室内环境相映成趣。带有宫崎骏漫画色彩的纸灯又为黯然肃穆的空间增添了一抹可爱明快。

清冷的自然光和室内人造灯具所渲染出的暖色光晕交织,冷暖相济的光感暧昧而立体。

偌大的屋舍内,鲜有的几件家具孤零零地散落在房间的各个角落。
明式坐椅、木质家具都是屋主墨痕的旧藏,屏风是他闲暇时的作品。障窗、地板与茶台都来自温州顶级木作艺人博公,灯具出自日本设计师野口勇之手。

为了更好地揣摩古人的心境,地板需要“正襟危坐”,斜着坐会硌屁股。墨痕借这样让家“不宜居”的方式,以来克制自己的惰性。

大厅的牌匾上,刻着「养心」 二字。在独处的时候,墨痕更喜欢落座于临窗的地板上,或望向远处的青山,或凝视珍藏的古代字画默默发呆,独自思考。

通往二楼的楼梯,原本是钢架结构的,十分生硬。为了不显突兀,就用全黑的金属结构全部重新包裹了起来。

楼梯下方有个通透的水景,里面放着墨痕在野外捕捉的一些小野鱼,傍晚灯光映射下,流动的水波会在楼梯间会映射出灵动的光影。


顺着楼梯上去,是一个室外的露台,都是墨痕精心种植的盆栽,摆满了青松翠柏的盆景,与群山间构成了诗意般的画面。

二楼的尽头是卧室,右手边隐藏了一个很私密的茶室,落地窗外是一个原本保留下的庭院。下雨时,坐在茶室里,手捧温茶,窗前坐听雨潇潇,雅趣盎然。

墨色地板、大长条案、露台小松、青苔老柏、还有两池胖墩儿兰寿,冷暖相济的光感与古朴粗犷的线条,都描摹出一种难以言说的禅意美感。

03
一半教书匠,一半手艺人


墨痕之前是做瓷器,因为大学时爱上了喝茶,便开始研究跟茶相关的器物。
亲手刻茶则、捏壶子、渐渐喜欢上收藏茶挂,又觉室内背景空荡,前年开始画屏风。墨痕说这些都只是平日爱好所致。

茶则是试茶时量取茶末入汤的量具,从2017年开始研究,到现在为止,墨痕已经有了七、八百件作品。


作家贾平凹等很多藏家,都收藏了墨痕的作品。

贾平凹收藏的钮子
他刻茶则,先是要观察很久,再就着它本来的气质、造型、质感,去选择与它相得益彰的题材,然后才动刀。
他很少画稿子,一般都是直接用刀。脑子里只知道刻的题材和有个大体模糊的构架,至多只是个模糊的状态,至于细节、包袱,只有完成时候才知道。

他说「这种笨的方式,给了我很多笨的乐趣,因为这样一来,从动刀开始,直至结束,每一刀都是新鲜的,而不是预设好的,都有惊喜抑或不满意的情绪在里面。」
这样完成的物件,墨痕自己也是喜爱的,他可以欣赏好久。
因为只有完成了,才识得它的样子。

若有人要问他的创作意图,未至结束时候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在干什么。
他说,要只能用一个镜头来给这个过程打个比方:
那就是只是看到了灯火阑珊处的一个背影,至于她长什么样,只有等她转身那一刻才知道。

墨痕刻的东西,和他本人不太像。他长得很江南很和气,隔着屏幕都能闻到。但刻的东西一点也不客气,那股力量与线条,自在又有一股野力的游走,劲道很大却很柔软。

收藏挂物是墨痕的最大兴趣,也是改造这个房子的源动力。墨痕收藏的茶挂,以日本高僧的作品为主,其中有一张小松天皇的,据说这是日本高僧一休的父亲。

一休的挂,瓶子为唐代净瓶

一休父亲的挂
茶挂对墨痕来讲,不是一个装饰品,一间幽雅清寂的茶室,悬上一幅好的茶挂,整个空间就放佛注入了灵魂。它有点像当头棒喝的一个东西,只要站在茶挂面前,就要端起恭敬的态度,以遵仪轨。

墨痕下班回来的途中,看到合适的花就直接薅回来,没有合适的器,就随手切了段竹子插上。
在楼上喫口茶的功夫,看到小阳台被鸟翻烂了的苔,也会把石台移一移,树搬一搬,新的错落也放佛更生机了些。

过年的疫情期间,墨痕也接上了父母来这里体验避世生活,黑漆漆的墙上投上个投影仪,瞬间变成视听厅。电影、电视剧、喝茶,成为了日常。

对这个历经两次装修后的家,墨痕还有一些地方不太满意,他觉得「有些装饰性的东西是不需要的,还想更纯粹一些。」
日后,他也许还会有第三次改造的想法。


自喻「宅男」的他,偶尔也会相邀三五好友相聚于此,品茗畅谈,在墨不作声里设置「黑宴」。他说,让几位铁友在自己打造的空间里吃饭、喝茶、聊天,那应该就是最好的体验了。

或许在外人看来,这样一个黑漆漆的压抑空间既不现代也不怎么宜居,但对于从小在乡村长大,不喜喧嚣的墨痕来说,家,随心按照自己的喜好改造,去实现他想要的功能就已足够。
来访者,也大抵都只有志趣相投的铁友,相聚于此,喝茶、手作、闲聊。
这样一个漆黑黯然「墨不作声」的避世空间,更好的帮他规避了外界的纷扰,给了墨痕追寻精神源泉的一方寂静天地,也无形中滋养了他的作品和精神世界。
感谢墨痕接受采访并提供素材
图片来源于墨痕公众号 墨不作声

室内氛围感拍照姿势全攻略
室内氛围感拍照姿势全攻略

倚靠互动,展现优雅姿态
第一张图中,人物优雅地倚靠在小桌旁,单手轻放桌面。拍摄时,利用室内柔和的灯光,如落地灯,营造温馨氛围。采用中心构图突出人物,让背景虚化,凸显人物与道具的互动,展现优雅闲适感。

手持道具,增添画面故事感
第二张图里,人物手持画笔,姿态俏皮。拍摄时,选择简洁背景,避免杂乱。利用侧光,让人物面部有明暗对比,增加立体感。可连拍捕捉自然表情,通过手持道具为画面增添艺术气息与故事感。

坐姿摆拍,凸显身材优势
第三张图中,人物坐在小桌上,腿部优雅伸展。拍摄角度可稍低,仰拍凸显腿部线条。利用室内装饰如沙发、台灯等丰富背景,光线均匀柔和,营造舒适氛围,展现身材优势与自信姿态。

躺姿放松,营造慵懒氛围
第四张图里,人物随意地坐在地上,姿态放松。拍摄时,选取低角度,展现人物舒展状态。利用周围摆件如雕塑、书籍等营造艺术氛围,光线从侧上方照射,勾勒身体轮廓,营造慵懒惬意氛围。

巧用光影,突出人物气质
第五张图中,人物坐姿优雅,光线从侧方打亮。拍摄时,借助窗帘等营造光影效果,增强画面层次感。人物姿态自然,可适当调整身体角度,展现优美曲线,突出清冷优雅气质。

相关问答
小型室内体育活动有哪些-ZOL问答
1、运动保健型:此项目是在室内休闲娱乐提出来之后被首先引入到这个行业中的,这与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有着密切关系,也因此而使得运动保健型项目成了室内休闲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