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最能拍出好作品!”德清90后导演作品入围金鸡创投终评
11月5日,中国电影家协会公布了2022年金鸡电影创投大会“金鸡报晓制作中项目单元”入围终评项目、特别关注项目名单。德清导演陈小雨自编自导作品——《乘船而去》,入围九个终评项目。

据了解,今年的“金鸡报晓制作中项目单元 ”共征集到82个项目,经多轮交叉互评的评审环节后,最终评审出入围终评/终极路演项目9名,及评委会特别关注项目2名,含金量可见一斑。
《乘船而去》讲述了什么故事?创作过程是怎么样的?表达的价值观又是什么?记者专访陈小雨。
“一个面对生命终点的故事”
1994年出生的陈小雨,有十年在外求学、工作经历。2018年,他才回到故乡——新安镇新桥村,并将工作室也设在了当地。

工作室不大,约20平方米。屋里摆设简单,但符合陈小雨的职业特征,剪辑用的电脑,拍摄用的器材,东西两面墙上,一面做了书架,摆满了书;一面贴着电影海报,有关《乘船而去》的最多,有三张,另外就是一个沙发和几张桌椅板凳。
在这里,陈小雨热情地接待了记者,“《乘船而去》是一部家庭片,讲述了一个面对生命终点的故事,充满着江南水乡的气息。”
故事梗概大致这样:独自生活在运河边农村的老太太周瑾突然被确诊脑瘤,漂在外地的子女不得不回乡照顾。大女儿苏念真在上海经营留学咨询机构,正在经历第二次离婚,她坚持要给母亲最好的治疗;小儿子苏念清是个四处漂泊的导游,他支持母亲放下,接受无常。在死亡面前,周瑾寻找着精神的归宿 ,苏念真和苏念清在不断发现母亲秘密的同时,正与故乡失去最后的连接……
是不是有些平淡?或许看出记者的心思,陈小雨播放了电影片花,没想到一下子就被吸引——构图干净纯美,镜头景别衔接丝滑流畅,阴影和色调运用得恰到好处,特别是演员扎实的表演功力,将矛盾冲突演绎得淋漓尽致,让人自然而然引发了对生命、归宿的思考。
“我一直有故乡情结”
二十八九岁的年纪,拍这样一部电影,让陈小雨身上有一种明显的反差。
“这和我的人生经历分不开。”他说。

2008年,陈小雨在当地念完小学,跟着父母去了阿联酋,并在那里求学。“作为一个外来者,很明显感觉到在当地是没有归属感的。”
2012年回国后,陈小雨又在大理租了个屋子,生活了3年。随后,为进一步丰富电影知识,他前往加拿大多伦多电影学院电影制作系学习了两年。而多年离乡,他内心对归属感的渴求越来越强。
种子一旦埋下,总会生根发芽。2019年,经过两三年构思,陈小雨写出了《乘船而去》的故事。“一直以来的故乡情结,让我回来后,一下子涌现了创作的灵感。”他说,置身在这里,要写什么,拍什么,都变得清晰可见,“故事的原型,都是我在德清熟悉的人、事、物,比如老太太的一些台词,就是我外婆曾经说过的一些话。”
“创作是一个辛苦、享受的过程”
《乘船而去》的创作过程并不轻松。陈小雨打开存着剧本的文件夹,里面足足有32份。“从2019年写完第一稿,到2021年9月开拍,每个月都对剧本细节进行了修改。”同时,为征求意见,陈小雨还多次前往北京,听取业内前辈意见。他如此不断打磨,不断推翻重来,只为求剧本达到最好效果。

有了剧本,接下来就是筹集拍摄资金。但相比商业片,小众的家庭片往往不被投资人喜欢。因此,陈小雨一边线下拉投资,一边在微信上联系朋友,“有的朋友虽然对这部电影能否盈利保持怀疑,但仍然决定投资10万元。”朋友们的信任,让他拿到了初期40万元投资,但对于拍一部电影而言,这显然不够。
好在,制片人黄帆在看到剧本和概念片后,很感兴趣。在她帮助下,陈小雨又拿到了150万元投资,“让我感动的是,他们不干涉电影的制作,也不求电影一定要实现盈利,完全是出于对电影的热爱。”
开拍前的准备工作同样细致、充分。对电影里的每一个场景,陈小雨都会先进行3D建模,一般只有科幻片或者拍摄成本巨大的电影才会有这一步骤,“虽然很费时,但我觉得很有必要,这能让我提前、反复琢磨拍摄的场景。”
对场景的较真远不止这一点:提前从北京请来摄影导演,寻找合适的拍摄地点;反复翻看《德清古桥》就为了找到一座适合构图的古桥……
有了充分的前期准备,《乘船而去》用时一个月就顺利杀青。“真的感谢很多人的付出。”陈小雨说,主创团队不拿一分工资,剧组全体员工都吃简单的盒饭,住便宜的旅店,也感谢当时宣传部门,帮我们协调拍摄场地,不收任何费用,“所以,整部电影的取景几乎全在德清。同时我坚信,故乡最能拍出好作品!”
拍摄完成后,陈小雨还承担了剪辑的角色。经过反复剪辑,直到今年夏天,才有了电影成片。“创作过程虽然辛苦,但我认为这更是一个享受的过程”
“船是一种生活方式”
为什么要以“乘船而去”为片名?
“船是一种生活方式。”陈小雨进一步解释,在过去,水乡人民无论是出嫁,还是出行,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船逐渐被摩托、汽车等交通工具所替代,与之同步,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生活方式的转变,就像电影中,老太太生活乃至死亡都离不开一间老屋,对家的重视大于一切,而大女儿向往在大都市有自己的事业,小儿子崇尚个性自由,宁愿放弃也不愿意妥协。
“老人独守老屋,子女在外打拼,鲜少回家。这是一个当下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陈小雨说,这也是他想通过这部电影探讨的主要问题,“当然,我也希望观众在看完这部电影后,能引发对故乡、生命、归宿等问题的思考。”
“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
聊完《乘船而去》,再接着聊聊陈小雨。
选择当一名导演,可能和陈小雨从小的爱好有关。四年级时,他就开始了小说创作,“写出一个个故事的感觉非常奇妙。打那时起,我就认定了自己要成为一个讲故事的人。”

等到了阿联酋求学,他的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恰好,随着时代发展,一些简单的设备也已经具备了视频拍摄的功能。“写小说能讲故事,拍视频也能讲故事,所以我就慢慢接触了这一行。”
18岁那年,陈小雨开始了纪录片拍摄,并陆续完成了《走起!》《傍海村民》《浪》等纪录电影。而这次的《乘船而去》是他首部院线长篇电影,“现在已经向国家电影局申请‘龙标’了,预计明年下半年能正式进入院线。”
谈及今后计划,陈小雨坦言,“我会继续从事电影创作,但也不会局限在这一领域,像游戏行业等领域,我也会去不断尝试,因为我就是一个爱讲故事的人。”
【浙江新闻+】
今年的“金鸡报晓制作中项目单元 ”共征集到82个项目,经多轮交叉互评的评审环节后,最终评审出入围终评/终极路演项目9名,及评委会特别关注项目2名。
今年,金鸡创投组委会有幸再次邀请到曾担任2020年金鸡创投主单元项目主评审的演员、监制、制片人刘德华,以及演员、监制王景春,导演、编剧、监制饶晓志,组成该单元的主评审阵容,马伊琍、冯伟、李霄峰、张吃鱼、袁媛五位行业知名导演、编剧、演员担任终评评审,为入围终评项目保驾护航,助力更多优质项目落地。
同时,金鸡创投在今年设立“金鸡报晓·样片观摩”板块,向电影节嘉宾和产业投资人展示制作中项目拍摄成果并进行映后交流。借助电影节的平台优势为影片的宣发提供帮助,从选拔、落地拍摄、后期制作到宣发上映,真正实现金鸡创投的全产业链闭环。
据悉,2022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将于11月10日至12日在福建厦门举办。
【留住城关记忆①】德清这位自媒体达人,用短视频记录千年古城的复兴之路
开栏语
昨晚,亚运盛会圆满闭幕,但属于浙江的新一轮城市发展机遇才刚刚绽放。
杭州以北40公里,东苕溪畔,乾元山下,千年古城乾元正在此磅礴复兴。古城复兴,除了拆建并举,最值得保留的便是千百年流传下来的生活原生态。城与乡、新与旧、破与立,古今碰撞中,乾元在复兴中打造出一座故事、记忆、文化与品质的繁荣宜居之城。
“日常的幸福便是一种深刻的区域竞争力。”即日起,杭州日报新闻客户端推出《留住城关记忆》系列报道,聚焦千年古城复兴中的凡人面孔,一起追寻特别的历史文脉和文化记忆,感悟时代风华,续写复兴华章。

在德清县乾元镇,“码头大哥”是当地几乎家喻户晓的“网红”。居民可能没见过他真人,但一定欣赏过他拍摄的短视频,目前他拥有全网粉丝1万多个,发布短视频作品4000多条,获赞33万。他叫陈军建,一位土生土长的老城关人,也是一名独立摄影人。
点开他取名为“码头大哥”自媒体平台,浓浓的人间烟火和生活气息扑面而来。古城百姓生活、传统小吃、城镇建设、历史古迹……他所拍摄的视频可以说是这座千年古城原生态的生活宣传片。
拍摄百姓生活,记录古城温度
今年61岁的陈军建是一名资深的骑行爱好者,虽然已过花甲之年,但他每个月依然会骑行十几次。骑行过程中总能遇到别人难以看到的美丽景致,于是,陈军建骑行之余还爱上了摄影和徒步旅行,用镜头和脚步记录下沿途的风景。

直到有一次,他在乾元长桥菜市场买芝麻糊,在等待的时候环视了一下这个他每天光顾的市场,看到有些熟悉的面孔,从年轻到衰老,一直守着自己的菜摊,想到这里,陈军建心头突然涌起一阵辛酸。“越是节假日的时候,他们越是忙碌。以后也不太会有年轻人愿意从事卖菜这份工作了。”
此后,陈军建便经常用自己的手机记录身边的人与事,最多的便是菜市场上新鲜的瓜果蔬菜和那些勤劳卖菜的农民、商贩。“以前我总是拍风景,没过几年就遇到了瓶颈,好像风景照都大同小异。但是百姓生活的素材是无穷无尽的,也是最接地气的。”陈军建说。
得益于自己的摄影基础,陈军建拍摄的视频短片无论是构图、景别,还是拍摄手法和后期剪辑,都将人、事、物最真实自然和唯美的一面呈现出来,每条短视频都能收获几十、上百的点赞以及众多留言,引发古城居民的情感共鸣。

今年5月,陈军建在小区里无意中看到了一位只有一条腿但仍拄着拐杖送外卖的残疾人外卖小哥。“看到这个画面的我非常震惊,觉得很励志,就马上用手机拍摄了他送晚餐下楼的瞬间。”陈军建说,后来有新闻记者看到了他发布的短视频,便将素材投给了“浙江之声”“中国蓝新闻”的省级媒体,得到了广泛关注,阅读量达数百万,留言3000多条。
2020年,乾元镇以古玩城为核心,利用周边文化底蕴深厚的里弄,挖掘古玩艺术品的时代主题、时尚元素,每周五开设古玩鉴赏、交易等特色集市,吸引了杭州等周边地区的古玩爱好者前来淘货,不仅满足了民众日益增长的文化休闲需求,更彰显了古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陈军建几乎每周都去拍摄古玩集市的小视频,他说这是他心目中古城的模样。
开设“码头大哥”工作室,为古城复兴发挥余热
作为一名独立摄影人,陈军建对古城的发展变化深有体会。“乾元镇政府用修旧如旧的方式‘微改造 精提升’,复原了半月泉遗址,将老房子改造为文史馆、城关记忆馆、钱币藏珍馆,河滨公园提档升级,老百姓休闲游玩的去处更多了。”

城关记忆馆
前不久他有一个朋友从杭州骑行到德清,他便带着朋友在城关进行了一日游,参观了各种场馆、里弄,逛了古玩集市,品尝了古城的传统小吃,还有新潮的咖啡。“朋友觉得这里既有古城的韵味,又非常宜居,对我的家乡竖起了大拇指。”
去年,陈军建居住的大家山小区开启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所在的直街社区也开始创建未来社区,乾元镇通过凝聚红色社区、红色业委会、红色物业、红色商圈等六方资源力量,打造“有话直街说”“有事直街办”“有福直街享”等品牌。真正把社区各级党组织、党员、志愿者乃至广大群众的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群众提、代表议、政府办、公众评的工作闭环,共同提高小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为生活在这里几十年的老居民,陈军建用镜头记录了社区改造的过程。“这个20多年的老小区变得上档次了,生活在这里更加舒适了。”陈军建用视频将这份喜悦传递给更多的人。

乾元镇在古城复兴中坚持旧城有机更新原则,针对老旧小区多、安置小区杂、无物业小区治理难等问题,创新制定了《乾元镇“红色物业”推进方案》,以党员先锋进小区、联合执法进小区、“微网格”体系进小区、志愿服务队进社区为抓手,实现小区党群服务全覆盖,部门联动下沉式服务。
如今,陈军建的生活除了拍摄有意思的短视频和业余骑行,还关心关爱小区内的居民生活,为小区内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上门理发,对楼道灯进行维修更换。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当地人加入到志愿服务中,组成了“码头大哥”志愿服务队。为此,乾元镇还为他在社区开辟了一处“码头大哥工作室”,目前团队成员共有10人,志愿服务活动已辐射到整个镇区。
来源:杭州日报客户端
相关问答
铝面防火装饰板
1、用螺钉固定的方法(1)铝合金板条的安装固定如果是用型钢材料焊接成的骨架,可先用电钻在拧螺钉的位置钻孔(孔径应根据螺钉的规格决定),再将铝...